第一发指令要面对面 很多时候,孩子根本没有注意到你的指令。
尤其是,当他在玩喜欢的小汽车的时候,你在他背后,大老远地叫他,他就好像没听到一样。
正确做法是,发指令前,先要和儿童面对面,眼对眼。
如果他呼名注视不错的话,就先叫他名字让他注视你,然后发指令。
如果他连呼名注视也不行,那么就要手动辅助眼神注意了。
第二指令陈述句,不要疑问句 很多家长喜欢在在指令后面加一个“好不好”之类的疑问句。
比如,家长想让孩子把手机还给妈妈,她会说:宝贝,把手机给妈妈,好不好?那么,可想而知,通常你得到的答案是:不好!!!此时,你的指令就失败了! 失败原因就在于,你加了“好不好”,问孩子好不好,就是将主动权交给了孩子。
如果孩子说了不好,你还硬要把手机拿回来,一定会引发情绪问题。
所以,谨记:在必须要执行的指令后面,不要加好不好!!!指令的正确说法是陈述句:把手机给妈妈。
第三指令不执行?立即辅助。
如果你按照第二条方法说了指令,你的孩子很可能由于太喜欢手机而不愿意给你。
此时,你怎么办?提高八度大声吼叫:把手机给我!!!不行,这样不对。
因为长此以往,儿童会学会,只有妈妈吼我我才听。
正常说话就可以不听。
发指令后,儿童没有反应,正确做法是:立即辅助儿童完成指令。
比如,妈妈要把手放到孩子手上,帮助儿童将手机放到自己另一只手上。
注意,不要直接抢。
逐渐地,儿童将学会将【指令-执行】连接在一起,即,妈妈说了指令,我要立即执行。
第四指令完成后给予表扬或奖励 经过你的辅助,儿童终于不情愿地把手机给你了。
此时,你要大大表扬他。
语言表扬:哇,你把手机还给妈妈,真棒!物质奖励:给予其他儿童喜欢的事物。
长此以往,孩子将逐渐明白,听从指令之后有好处哦!于是,儿童听指令的概率增加了。
第五孩子哭了也要坚持! 当然,也可能你虽然拿走了手机,但是孩子开始哭闹。
别急,这是儿童社会化的必经经历。
谁不是一边哭着一边学坚强? 此时,你可以将哭闹的孩子放到小椅子上,为了防止他跑掉或者发生危险,你需要双手环抱住他。
等他情绪稍微平静后,教他伤心情绪情感的命名解释处理。
(负面情绪也是重要的情感教学机会哦!) 彻底情绪平静后,该干嘛干嘛。
逐渐地,儿童将学会,妈妈的指令不管我愿不愿意哭不哭,都一定要执行。
一年级孩子不听指令怎么办
顽皮好动就是一年级孩子的天性,这时的他们刚从幼儿园到小学,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我们作为家长就要注意做好与孩子的沟通,让孩子能够逐渐去形成其意识,孩子就能很好的去听家长或老师的“指令”了,那么当一年级孩子不听指令怎么办呢?
一年级孩子不听指令怎么办
1、规则具体化,逐渐引导
一年级的孩子顽皮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孩子们,他们完全不能按照小学低年段的要求来上课,下课完成老师规定的内容,这时就需要老师不厌其烦的把一些要求具体细化,比如课前要求学生做好。
那么我们用动作,用一些口令的形式调动孩子的兴趣,快速的达到课前准备好的状态,可以用一些肢体语言让学生看到老师的动作,马上配合老师来完成他应该完成的动作,不要急于求成,慢慢的引导孩子能够约束自己,遵守教学课堂课间纪律。
2、有效范围内发出指令
我们判断孩子能不能听指令,其实主要是看他们输出的动作是不是到位。
一个孩子听到了,并且根据听到的信息迅速行动,而且做对了指令的事情,就是“执行动能”良好。
如果一个孩子不听指令行动,通常不仅仅是他们没听到、没听全、听的模模糊糊、听的漏下了重要信息,还有可能是他听到了,但“不能执行”,不能把听到的指令以输出动作的方式完成。
3、训练孩子的辨别能力
听觉辨别能力是指接受和辨别各种声音的能力,孩子听觉分辨能力低会造成对相差不大的声音产生混淆,进而影响听指令的效果。
这时家长就可以经常让不听指令的孩子去分辨声音的高低、大小、强弱、音色、声源的方向等,以此就能来增强他们的听觉分辨能力。
4、指令清晰明了,让孩子能记住
家长可以选择一些孩子感兴趣的、难度不同的语句,让孩子认真地听并让孩子模仿表述出来,以此来提高孩子的听觉记忆能力。
我们要确保我们下达的指令,一年级的孩子可以先记住,并不是说让他立刻执行。
孩子能够记住是一方面,另外就是我们下达的指令符合他的能力,他既可以听懂,也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