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自律不是天生就形成的,而是需要后天培养的,家长该如何监督引导?
孩子自律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家长针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和个性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循序渐进地进行。
在进行过程中,也难免出现一些反复的情况,家长要多关爱、多提醒、多鼓励,这样才会帮助孩子逐步养成自律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延迟满足
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首先要从延迟对孩子需要的满足开始。
心理学实验已经表明,自我控制能力最早出现在宝宝6~12个月,而4岁则是自我控制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
所以,从孩子很小时家长就要有这种意识,不要总在第一时间满足孩子的愿望,适当延迟满足孩子欲望的时间。
也不要让孩子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注意培养宝宝抵制诱惑、克制自己的能力。
时间管理
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离不开对时间的管理,当孩子对时间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家长就要逐渐培养孩子在时间上的自律意识。
孩子想做某一件特别喜欢的事情,比如看电视、上网玩游戏时,家长要先和孩子约定玩的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孩子可以尽情的玩,约定时间一到,孩子必须自觉停止。
如果孩子不能马上停止,就需要对孩子适当“惩罚”,可以减少玩的次数或减少下次玩的时间,让孩子为自己的“违约”付出代价,培养孩子正确的时间观念,懂得守时的重要性。
当孩子开始做一件不太喜欢的事情,比如写作业、做家务时,可以先让孩子自己制定完成的时间,告诉孩子只要认真完成,剩余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让孩子逐渐养成重视时间的良好意识和管理时间的良好习惯。
遵守规则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无规则的争先恐后势必会造成社会的混乱,要想孩子自律,首先就要学会遵守规则。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给予孩子正面的影响,在日常行为中为孩子树立遵守规则的好榜样。
家长要让孩子了解各种规则,行人车辆要遵守交通规则,和小朋友玩游戏要遵守游戏规则,各种体育运动要遵守竞赛规则,还有要礼貌待人啦、按时作息啦、做事不影响别人啦等等,并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遵守规则给予孩子监督指导。
孩子的自律不是天生,而是靠父母的引导。
做好这6点
孩子想不自律、不上进都难
第一点:放弃强逼,给孩子自主的机会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时,特意带了一只公鸡和一
把米。
他把米握在手中,用另一只手强迫公鸡吃米。
结果,公鸡受了惊吓,不仅不吃米,反而扑棱着翅膀到处乱飞。
之后,当他把米随意地撒在讲台上,并远离公鸡时,公鸡反而主动跑去啄起了米。
每个孩子都有对自主、自我的渴望,教育孩子就跟喂鸡一样。
如果总是控制孩子,逼迫孩子,不仅会破坏孩子的内在动力,还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让孩子与我们的期望背道而驰。
放弃对孩子的各种控制、命令和要求,尊重孩子的意愿,给孩子一些自主的机会,才能充分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第二点:改变奖励的方式,用精神奖励代替物质奖励,物质奖励,只能起到一时的效果。
最重要的是,物质奖励会改变孩子的学习动机,让孩子把“我要学”变成了“为了奖励而学”。
一旦奖励停止,或者没有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内驱力也会荡然无存。
所以,父母一定要学会改变奖励方式一—放弃物质奖励,重视精神奖励。
给孩子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赏识的眼神,一句真诚的鼓励和赞美……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与关注。
给孩子一次期待已久的旅行,满足孩子的一个心愿,陪孩子去看一场电影,去踢一场足球……让孩子的内心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奖励越丰富,孩子才不会感觉无趣。
奖励越走心,对孩子的激励越持久、越有效。
孩子想不自律、不上进都难
第三点:发掘孩子闪光点,少点负面暗示,多给他正面
暗示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曾在一所小学里,写了一份“最有前途者名单”。
其实这份名单里的学生都是随机挑选出来的。
令人惊讶的是,8个月后,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成绩个
个都有了较大的进步,而且,各方面都比之前更优秀。
如果我们总是给孩子一些负面的反馈或者是给孩子贴上负面的标签:你怎么这么粗心?你怎么这么喜欢偷懒?孩子就会在潜意识里接受这样的暗示,并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就是你说的那样”。
如果我们经常给孩子一些积极正面的暗示:你今天及时写完了作业,而且写得很认真;你很勤奋、很努力;
你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很自律的人。
正面的暗示和积极的期待,会温暖孩子的心扉,促进孩子的内驱动力,让孩子自发地向上、向好的方向发展。
第四点:忍住唠叨、指责和催促,让孩子体验“自然后果”
孩子早起赖床,就让孩子尝尝迟到的后果。
孩子写作业马虎,就让孩子尝尝被老师批评的滋味。
孩子贪玩不吃饭,就让孩子尝尝饥饿的滋味。
就像故事《小马过河》向我们揭示的道理:无论别人多频繁地给我们指出危险,都不如我们亲自体验来得印象深刻。
只有让孩子从真实的体验里获得经验,从经验中总结教训,他们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才有自我驱动和自我控制的内在力量。
第五点:不急于求成,从一个小改变开始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弗雷瑟曾做过一个关于“无压力的屈从”实验。
实验中,实验员到两个居民区去做同一件事情,劝人们在房前竖一块“小心驾驶”的标语牌。
不同的是,第一个居民区的实验员直接向居民提出这个要求,结果遭到大部分居民的拒绝,只有17%的居民同意了。
第二个居民区的实验员先请求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字,几乎所有的居民都同意了。
几周后,实验员再次向居民提出竖标语牌的要求,竟然有55%的居民同意了。
人们不愿意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却乐意接受较小、较容易的要求。
实现了较容易的要求后,才会接受较大较难的要求。
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日之功,我们不可能一下子让孩子变得自律。
先降低我们对孩子的要求,从一个小小的改变开始。
待孩子照做了,及时给孩子肯定表扬,再逐渐提高要求,让孩子变成一个真正自律的人。
第六点:先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再去解决问题
有一次,我催孩子写作业,孩子磨磨蹭蹭快一个小时,却只写了两道题。
我看见她低着头,不停地抠自己的手,气不打一处来“你怎么这么爱偷懒?”话音刚落,女儿的眼泪就扑簌簌地往下掉,无比委屈地说道:“妈妈,我不是不想写,我是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写?”那一刻,我心里猛地一惊。
原来,有的时候孩子不是不想做好,而是在向我们求助。
当孩子出现不好的行为时,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批评、责备和惩罚,而是接纳孩子的不足,探寻孩子的心理需求,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孩子学习不自律,是否因为缺乏对学习的兴趣?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遇到了克服不了的困难?只有找到孩子真正的病灶所在,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