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平房中,应迅速头顶保护物向室外跑,若来不及撤离,可躲在桌下、床下或坚实的家具旁。

(2)身处楼房时,应暂时躲避在跨度小的空间、承重墙根部或墙角等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区域。

切忌使用电梯,更不能选择跳楼逃生。

(3)在学校、商店、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应立即抱头、闭眼,在课桌、椅子或坚实的物体下躲避,地震过后,按照秩序撤离,避免混乱奔逃。

(4)在街上行走时,应抱头迅速跑到空旷地带蹲下,避开高楼、立交桥和高压线。

(5)在郊外活动时,尽量远离山脚、陡崖,防止落石、滑坡、山崩等自然灾害。

(6)驾车时遇到地震,应迅速避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尽快在空旷处停车。

(7)若被废墟埋压,要保持冷静,设法自救:①用湿毛巾、衣物等覆盖口鼻,防止灰尘吸入导致窒息;②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尘和压在身上的物品;③用身边可移动的物品支撑上方的重物,防止进一步坍塌;④保持足够的活动空间,确保呼吸顺畅;⑤无法自行脱险时,保持体力,耐心等待救援,不要盲目呼救。

听到附近有人时,可用砖或硬物敲打墙壁、铁管等,发出求救信号。

(8)在避险时,注意尽量靠近水源而不是火源,尽量避开内墙而靠外墙。

已脱险人员震后不要急于返回室内,以防余震发生。

地震避险口诀:保持镇静不慌张,切断电源煤气源。

身处高楼勿近窗,坚固家具好避险。

检查住所保安全,危楼勿近先撤离。

公共场所要注意,争先恐后最危险。

震后电梯勿搭乘,楼梯上下要小心。

听从指挥避桌下,顺序离室到空地。

室外行走避乘车,慎防坠物和电线。

驾车勿慌降车速,注意四方靠边停。

收听广播防余震,自救互救勿围观。

避震演练要落实,时时防震最安心。

地震避险自救常识图片

好看优秀的防震减灾黑板报内容图案图片

好看优秀的防震减灾黑板报内容图案图片

防震减灾黑板报图片1

防震减灾黑板报图片2

防震减灾黑板报图片3

防震减灾黑板报图片4

防震减灾黑板报图片5

防震减灾黑板报内容1

地球,可分为三层。

中心层是地核,地核主要是由铁元素组成;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

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

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即内力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超级地震指的是震波极其强烈的大地震。

但其发生占总地震7%~21%,破坏程度是原子弹的数倍,所以超级地震影响十分广泛,十分具有破坏力的。

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

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

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

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

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五十万次。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地下岩层断裂和错动的地方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focus)。

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

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

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

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6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

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

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地震避险自救常识图片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

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观测点距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

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长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

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

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水平晃动。

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的时候,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地震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

防震减灾黑板报内容2

2009年5月12日是国家首个“防灾减灾日”。

国家减灾委对组织开展首个国家“防灾减灾日”进行了研究,对各地、各部门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提出了要求,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开展。

一是开展中小学防灾减灾专题活动。

宣传周期间,全国中小学普遍开展一次防灾减灾专题活动。

通过组织防灾减灾演练、主题班会、板报宣传、观看防灾减灾影视作品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主题活动,提高学生防灾减灾素养。

地震避险自救常识图片

二是开展各类防灾减灾教育活动。

针对本地本部门主要灾害风险,立足群众广泛参与,有针对性地向广大干部和群众介绍灾害基本知识、防灾减灾基本常识和避险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

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演练。

针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卫生防疫、自救互救、转移安置等内容,针对特定人群,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防灾减灾演练。

针对消防安全、生产安全、医疗救护等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技能练兵活动。

四是开展“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

宣传周期间,各类媒体集中开展各类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通过开设专栏、专题,播出有关专题片和影视节目,报道各地活动开展情况、防灾减灾措施经验以及取得的成绩,宣传防灾减灾政策法规,营造防灾减灾舆论氛围。